2017年6月28日 星期三

【閱】書籍-《香水》病態與美麗的結合

2006年,經由小說改編的德國電影《香水》上映了,我清楚地記得那時我才國二,被關在象牙塔裡的我幾乎碰不到、也沒時間接觸時下的流行資訊,常常與同年齡的外校朋友聊不上話,可《香水》太紅了,紅到我終究還是從老師們的聊天偷聽到這部作品的名字。
那時,電影《香水》被歸為限制級,我就算想在週末央求媽媽帶我看,她也不可能答應,可我又實在太想知道這故事的內容了,到底是怎樣的劇情能讓向來表現鎮靜的老師們討論得眉飛色舞、如此熱烈?到底為什麼明明不是情慾片或恐怖片,卻被貼上限制級的標籤?總在考試與唸書間掙扎的我,難得見到這樣新鮮的事,自然被勾起了興趣,就像貓見到在牠面前飄盪的毛線,不伸出爪子鉤它一番、把玩個遍是不會善罷甘休的。
於是,我就從書店買了《香水》的原著小說回來了。(這本小說之後還在某次學校的違禁品檢查被老師沒收)

一直以來,《香水》這故事向來褒貶不一,有人覺得太傷風敗俗,有人覺得太血腥;有人覺得萬分有趣,有人覺得空前絕後……而我自己,則認為這故事是美麗與病態的結合。
生來無味得葛奴乙對氣味有著異常高的敏銳度,這像是一種諷刺,又像是天賦的才能,成為調香師的他,一生都在進行氣味的製作與追尋……對香味近乎瘋狂的他,為好好收藏少女的絕妙體香,他已對多名女性痛下殺手,可在他眼裡他見不到那橫臥的屍體,只在意要如何保保存那絕美的香氣。
葛奴乙對少女們的謀殺計畫一直到他在偶然間嗅到了一陣馨香,才真正奏起樂曲的終章:他要以那女孩為基底,做出這世上最完美的香水。

故事的女主角,或者說,作為最完美香水基調的女孩,她的出現是十分有趣的。
當眾人們臣服於她的美貌時,葛奴乙卻滿心滿腦地在想念著她的香味,她蓬鬆柔美的紅髮、細嫩白皙的肌膚、水靈的眼睛、精緻小巧的鼻、水潤的雙唇……葛奴乙全是用「聞」出來的,彷彿他的嗅覺締造了他的視覺,光用鼻子就能擁有五感,而這也彷彿具有某種精神象徵的意義。

無疑地,這故事是驚悚的,先不論裡頭不下十件的謀殺,光是氣味的描寫,就讓人看得頭皮發麻,那一字一句如同千根針,密密麻麻地扎在你的皮膚上,逼得你不得不切切實實地去感受,縱使想要遏止腦子的想像,可每讀一個字,氣味所形塑的畫面就會啪地一聲攤在你的臉上,要你想忽視都難。

葛奴乙在最後如願地做出最完美的香水,而他呢?卻將這珍貴的寶物瀟灑地噴了自己整身,而後,就被一群拾荒者莫名其妙地吃掉了。
這樣讓人乍看之下一頭霧水的結局,卻是最淒美動人的。
如同他的出生,他的死亡也無聲無息,就如同香水,不擦上沒有香氣,擦上後香味濃烈,可當時間久了,香味卻又消失無蹤了。
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